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因时制宜,薛湾村水产养殖迎难而上
作者:    马靖红 陈丽娟 发布于:2021年02月08日 00:23 点击数:

2月8日,人文学院新时代侦查先锋团队一名成员于四川省泸县方洞镇薛湾村七组开展了为期1天的关于疫情前后农村农户个体水产养殖业尤其是养鱼业变化的采访调查活动。

目前我国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开始提上日程,各项经济活动正逐步有序恢复。此次选择调查农村农户个体水产养殖业进行实践,旨在通过了解个体户的生产情况进而深入了解后疫情时代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其意义在于能为今后国家特别是四川省制定发展政策和策略提供素材和方向。团队从线下采访与后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着手开展。

团队以线下采访为主要调查方式,对薛湾村的农户和当地村政府进行采访问谈。据了解,本次疫情对村内水产养殖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养殖户们的经济损失较为明显。受疫情影响,村政府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各家各户不出门、不聚集,呆在家中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而水产养殖户们却因为居家封锁隔离,无法对自己所承包的鱼塘进行饲料购买和投放、充氧、捕捞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鱼塘鱼苗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如此,居家隔离也导致养殖户们无法出售自己辛苦几个月养殖的鱼。看着一条又一条肥美硕大的鱼在鱼塘里自在地游着却不能变现,各个养殖户都很忧心。

对此,当地村政府做出了因时制宜的合理安排。在疫情相对稳定后,村政府组织养殖户们开塘捕鱼,并将捕捞上来的大鱼就地销售给当地村民。这样一来,虽然经济收益不如以往,但也解了养殖户们的忧心,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村民粮食紧缺的问题,一举两得。村政府采取这样的措施,可谓是因时制宜、及时止损,保全了村民们的经济收益和人身安全。

而自疫情隔离结束后,养殖户们也吸取了此次疫情的经验教训。首先是对鱼塘进行全方位的清理和加固,如放水清塘、消毒整理、加固堤坝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鱼塘的清洁度,减少了鱼塘中的鱼苗患病感染的风险,也保证了鱼的产量和质量。其次,改变喂食结构,由投喂饲料改为不定期地投喂粮食,避免因疫情再次爆发带来饲料短缺、供应不急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通过实践,团队对四川省泸县方洞镇薛湾村七组的农户个体水产养殖业在疫情前后的变化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当地村政府及时止损、因时制宜的措施颇为赞赏。团队成员也由此认识到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保护人民大众的利益和安全。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对当地政府提出了相应建议:在处理养殖户滞销的鱼时,不一定非要全部就地销售给农户,也可以由村政府出面,派专人向外寻求销售渠道,毕竟鱼的数量过于庞大,村内市场可能过于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