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人文学院“红星传承·循迹筑梦”社会实践团队四名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走进隆昌气矿(现为隆昌采气作业区),开展了一场以“传承工业精神,探寻能源之光”为主题的参观学习活动。小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历史回顾、互动交流,深入了解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历程与石油工人的奋斗精神,切身感受到了能源工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在隆昌气矿纪念馆,小队成员观看了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冒雨视察隆昌气矿的珍贵历史照片和文物。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小队成员了解到这是毛主席生前视察过的唯一石油企业。当看到那张著名的毛主席蹲姿照片时,小队成员感慨道:“领袖的蹲姿,体现的是对一线工人的尊重和对工业发展的重视,这种躬身实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气矿遗址现场,小队成员参观了被誉为“最光荣的火房”的炭黑生产车间旧址。据介绍,这里生产的“圣灯牌”炭黑在1951年获得了西南工业展览会特等金质奖,打破了国外封锁,缓解了我国橡胶工业建设的燃眉之急。隆昌气矿也成为我国天然气生产炭黑的摇篮,在当时全国石油天然气年总产量66万立方米中,隆昌气矿就占有了60万立方米。“亲眼看到教科书上的‘工业黑金’诞生地,让我对‘能源安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次实践让小队成员收获颇丰。“石油工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对每个生产环节的严格把控,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什么是石油精神。”大家都表示,要将所见所闻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讲好中国能源故事。同时对推进跨学科教育、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队成员通过走进能源工业一线,增强了对中国能源工业的认识,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