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2025年8月28日,四川农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流芳新语”实践小队成员张力心走进四川省博物院,开展了一场深入的文化实践之旅。通过近距离感受四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学们收获丰富,感悟深刻。
四川博物院坐落在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内,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其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于2012年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现藏文物近36万件,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涵盖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等多个门类,并设有10个常设展厅与4个临时展厅。作为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四川博物院不仅通过汉代陶石艺术、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彝族漆器等珍贵馆藏,生动展现了古蜀文明的辉煌、青铜技艺的精湛以及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历程,还依托学术研究推出相关专著,并策划如“苏轼主题展”等特色展览,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博物院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推广活动,使四川优秀传统文化在保护、研究与传播中生生不息。

馆内陈列琳琅满目,从庄严神秘的古代青铜器,到细腻精美的陶瓷艺术品;从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到栩栩如生的汉代陶俑,每一件展品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仿佛开启了一扇穿越时空的窗口。
在众多展厅中,“古代四川”尤为引人入胜。该展厅系统呈现了四川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使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大家尤其对三星堆文物复制品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驻足讨论这些充满神秘色彩的青铜器物。

通过此次参观,成员们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博物馆之旅既富趣味又极具教育意义,增强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与热爱,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成员们的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更激发了大家主动了解历史、探寻文化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次参观,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和文化的启蒙。走出博物院,带走的不仅是照片和记忆,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自信与传承使命。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唯有真正走进历史,方能更好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