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解码畲族文化基因,见证非遗活态传承
作者:    文/丁宁 陈敏 图/王淑仪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8月23日 22:13 点击数:

为实地考察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现状、深度挖掘畲族传统技艺与民俗的文化内涵,引导青年学子在调研实践中增强文化保护意识、助力非遗传承发展,8月22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挽星拾遗”队奔赴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公社开展调研,实地见证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活态传承。

团队成员首先深入了解畲族彩带编织技艺。与传承人交流后,大家深刻认识到,该技艺的传承并非墨守成规。传承人不仅遵循古老编织方法,还凭借丰富经验,巧妙地将新字样融入彩带之中。每一条彩带都凝聚着传承人智慧与心血,它们既是精美的手工艺品,也是畲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药发木偶戏表演令团队成员赞叹不已。药发木偶戏以独特的烟火与木偶结合形式,将民间信仰与艺术表演完美融合,寓意着人们的愿望能借助木偶和烟花传达给上天。然而,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之路颇为曲折。其制作工艺复杂,涵盖火药配制、木偶雕刻、竹架搭建等多个手工环节。因黑火药受管制,传承人曾多次陷入法律困境,甚至一度面临失传危机。所幸在政府协助下,妥善解决了相关问题,药发木偶戏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和发展。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还积极参与畲族嫁娶习俗活动。“拦路”、“对歌”等传统婚礼环节民族风情浓郁,生动展现了畲族人民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丰富的礼俗文化。

通过此次泰顺之行,团队成员在与传承人深入交流及亲身体验中,更加意识到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未来,他们将积极传播畲族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珍贵的非遗瑰宝,共同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