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墨韵书华”实践小队前往四川省宜宾市李庄古镇,开展抗战历史文化与传统文化传承调研。本次实践聚焦李庄“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深厚底蕴与抗战时期作为文化“诺亚方舟”的特殊历史地位,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探寻历史文脉,思考文化传承新路径。
首先,团队在李庄同济纪念碑前进行主题学习。该碑铭记了抗战时期李庄人民接纳西迁同济大学的深厚情谊。队员肃立瞻仰碑文,深刻体悟“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担当精神,感受烽火岁月中的学术坚守与民众大义。

随后,团队深入席子巷等古街巷实地探访。队员们考察明清川南民居建筑特色,并重点采集口述史料。一位九旬老者动情回忆学者们在简陋条件下坚持治学、民众节衣缩食保障师生生活的往事,为研究保存了珍贵的一手素材。队员同步踏勘了部分内迁机构旧址。
最后,团队沉浸式考察古镇文化传承现状。日间走访特色商铺与老茶馆,记录当地生活风貌。夜幕降临后,队员聚焦古建筑在灯光映衬下的历史韵味,于静谧夜景中结合日间见闻展开讨论,思考历史遗产的当代活化路径。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实践团成员不仅系统收集了建筑、口述等多维度史料,更在抗战烽火与古镇烟雨的双重文化滋养中,深化了对家国情怀、文化担当的理解。队员们表示,未来,将积极整理调研成果,探索运用数字化等创新手段,为李庄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化基因库”在新时代的活化与振兴贡献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