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群众对轮滑滑板运动的了解,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人文学院“百队千人-Park Talk”实践小队于8月14日在多个市区公园开展了以“轮滑滑板进公园,认知调研访民情”为主题的实践访谈活动。
访谈活动前,小队结合运动兴趣形成规律完成方案设计。团队围绕“兴趣来源”“参与经历”“兴趣阻碍”三大维度,设计了12个针对性问题。同时提前勘察公园,选定健身区、儿童游乐区作为访谈点,备好录音设备与记录表格。
8月14号19:30-21:00队员张建新围绕“是否有意愿尝试轮板运动?”“哪些因素会影响您的参与决定?”“希望获得哪些支持来参与运动?”等问题对成都市居民进行访谈。

据参与对象阐述,青少年群体的兴趣与社交场景高度关联,多因同伴影响或视频中技巧动作的视觉吸引力产生兴趣,且在群体互动中保持参与热情。访谈过程中,许多群众对于轮滑运动发表自我的看法。青年小陈表示轮滑滑板是社交与运动结合的载体。市民刘女士提到:“自己没兴趣,但如果公园有亲子轮滑活动,愿意陪孩子一起学,既能锻炼孩子平衡能力,又能增加互动,不过希望有专业教练指导安全问题。”退休职工王大爷坦言:“年纪大了怕受伤,不会主动尝试,但不反对这类运动,要是有适合老年人的慢速轮滑活动,或许会和老伙计一起试试。”

轮滑因运动而精彩,滑板因文化而生动。"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运动文化的传播。团队将继续以提升市民对轮滑、滑板运动的认知为目标,通过科普活动和场地建设,推动这两项运动健康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它们的魅力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