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寻味丹棱冻粑 守护非遗记忆
作者:    文/张祉睿 陈敏 李涓玫 图/尤米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8月18日 21:41 点击数:

815日,人文学院丹中圆神小队走进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围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丹棱冻粑,开展了一场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团队以“传承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通过走访商铺、采访居民、体验制作等方式,探寻丹棱冻粑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丹棱冻粑历史悠久,起源于清代,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香甜软糯的口感闻名。它以优质大米为主料,经过浸泡、磨浆、发酵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既是丹棱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首先走访了丹棱县多家冻粑商铺,与传承人及经营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商铺老板李师傅详细讲解了从选料、发酵到蒸制的全过程,并强调:“冻粑的制作看似简单,实则对温度、湿度和时间的把控要求极为严格,稍有偏差就会影响口感。”

老板结束介绍后,邀请队员们一起参与了冻粑的制作。在店员的细心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磨米浆,熬猪油等制作冻粑的关键步骤,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小队成员倪文宏感慨道:“尽管我们严格地按照制作步骤来做冻粑,但做出来的冻粑口感始终没有传承人们做出来的正宗。”

丹棱冻粑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纽带。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丹棱冻粑的文化内涵,也认识到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传统饮食文化的产物,丹棱冻粑背后蕴含的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一方水土的文化记忆。丹中圆神小队将继续秉承服务社会的理念,深入探索非遗文化的多元价值,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