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探寻古村文脉,激活文化记忆
作者:    文/丁宁 陈敏 图/丁宁 审稿: 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8月12日 09:34 点击数:

8月11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挽星拾遗”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丁屋岭,开展以“守护文化根脉,赋能遗产新生”为主题的调研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挖掘丁屋岭独特的民俗风情、建筑文化,为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贡献青年智慧。

丁屋岭因保存完好的客家传统建筑群和独特的“无蚊”传说而闻名。村落依山而建,青石板路蜿蜒其间,夯土民居错落有致,构成一幅古朴的客家山居画卷。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村中年轻人外流,传统技艺如竹编斗笠等面临失传风险,如何让古村既留住乡愁又焕发新生,成为团队调研的核心课题。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走访村中老人和村干部,聆听古村故事,记录民俗细节。调研发现,丁屋岭至今仍完整保留着“闹元宵”“抬菩萨”等传统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更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村民的情感紧密相连。据村支书介绍,每年元宵节巡游,都会吸引大多数村民自发参与,场面热闹非凡。

其中,敞开式祠堂、古戏台等建筑,不仅承载着村民的集体记忆,更彰显着古村的建筑风貌。同时,丁屋岭作为传统古村落,以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与浓厚的历史氛围,成为抗战电影拍摄的绝佳取景地。借助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古村的知名度得以进一步提升,为古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了积极作用。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感慨:“走在丁屋岭的石板路上,仿佛能真切触摸到历史的温度。然而,诸多老房子因年久失修而逐渐破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也日益稀少。”面对这些严峻挑战,团队将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制作影像记录及开展校园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古村保护工作,并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等可持续保护模式。

此次调研不仅让青年学子深入感知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护文化根脉。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投身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乡土文化探索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