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泸州酒业现代化转型:科技赋能千年酿艺的实践观察
作者:    文/蹇仕钰 陈敏 图/钟羿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31日 22:33 点击数:

在四川省泸州市云龙镇,一座拥有四十余年历史的云龙山酒庄正悄然经历着蜕变。作为“中国酒城”产业升级的缩影,其发展轨迹折射出传统白酒行业向现代化转型的深刻变革。7月下旬,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科技兴农”实践小队深入该酒庄及周边产区,通过实地考察与技术访谈,系统调研了科技赋能下泸州酒业的创新路径。

泸州酒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近年出台《建设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此政策明确以数字化与绿色化为核心驱动产业转型。政策推动下,当地龙头企业率先开展智能化改造:泸州老窖建成行业首家“灯塔工厂”,通过AI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灌装效率提升200%,产品不良率降至0.05%以下。这种顶层设计为中小酒企提供了转型范式,云龙山酒庄等企业开始引入物联网设备优化传统工艺。

在酿造车间,技术变革体现于生产全链条。原料端建立有机糯红高粱种植示范区,酒企联合农户推广精准种植技术,从源头保障原料标准化;发酵环节的窖池布设温湿度传感器,将控温误差精确至±0.5℃。更显著的突破在于全局管理——泸州老窖构建覆盖6万余设备的全厂级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实时数据优化生产调度,设备利用率提升45%。“技术不是取代传统,而是让百年工艺更精准可靠。”酒庄技术负责人强调。

产业转型同步聚焦生态效益。智能包装中心采用100%清洁能源,建立“不落地”生产线降低碳排放;曲房创新应用“曲虫诱杀装置”,利用生态鱼缸物理灭虫避免化学污染。与此同时,四川省固态酿造中试研发平台加速技术转化,推动酒曲生物改良、低度健康化产品研发。数据显示,38度国窖1573产品线占比已提升至50%,成为开拓年轻消费市场的重要载体。

值得关注的是,农业科技在产业链上游发挥关键作用。云龙镇推广的“企业+农户+科技”模式中,酒庄为种植户提供标准化技术指导。“以前凭经验种高粱,现在按科学指标管理,亩产提高两成。”当地农户反馈印证了农业技术的落地成效。调研发现,这种协作既保障了原料品质,更形成“土壤作物品质”的闭环管理,为川农大农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研究提供了产业样本。

本次调研揭示,泸州酒业的现代化本质是农业根基与工业智能的深度融合。政策驱动下,数字化改造从大型酒企向中小酒庄渗透;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而产业链上游的农业科技应用,则凸显“以农促工”的底层逻辑。正如酒庄车间标语所示:“好酒是种出来的,也是科技酿出来的”——这恰是千年酒城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生的核心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