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暑期实践进社区 职业测试启迪规划
作者:    文/李雨蔓 陈敏 羊亭鲜 图/刘寅竹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15日 19:23 点击数:

为增强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人文学院职涯起航,助力梦想·七人成诗小队于7月10日在雅安市华图教育,开展了以“职业生涯起航,助力梦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邀请成员参与MBTI性格测试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通过分析测试结果与居民职业现状的关联,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带来了有益启示。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志愿者们提前准备了测试问卷和讲解材料,向参与居民详细介绍了两种测试的基本原理:MBTI测试聚焦性格特质,将人分为16种类型,反映不同的行为模式;霍兰德测试则从兴趣出发,划分出实用型、研究型等6大领域,帮助匹配适合的职业方向。

“我做会计快十年了,测试说我是‘ISFJ’——内向、务实、有责任心,挺符合这份工作的要求。”社区居民李阿姨拿着结果笑着说。另一位从事社区服务的张阿姨,霍兰德测试结果为“社会型”,她坦言:“平时就喜欢帮邻里解决问题,看来这份工作确实跟我的兴趣对得上。”

志愿者们记录发现,参与测试的20余名居民中,超过八成的测试结果与当前职业特点高度契合。从事技术维修的王先生是“ISTP”(手巧、擅长分析),退休教师陈老师的霍兰德代码包含“艺术型”和“社会型”。

“居民们的经历让我们很受启发。”志愿者李雨蔓说,“以前总觉得职业规划是‘空想’,现在发现,通过科学测试了解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能让目标更清晰。”团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会把社区实践的观察整理成报告,分享给更多同学,鼓励大家结合自我认知规划未来,让职业选择既“合身”又“合拍”。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对自身职业特质有了新认识,更让大学生们明白职业生涯的“起航”,始于对自我的清晰认知科学工具的辅助,能让梦想的方向更明确,脚步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