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古韵传薪火,童手拓文心
作者:    文/邓洁 陈敏 李涓玫 图/谭冰冰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13日 13:11 点击数:

2025712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蒲公英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教育活动,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趣味与知识的一天。课程内容丰富,涵盖了诗词鉴赏与石头拓印两大板块,将传统文化浸润与心理健康关怀巧妙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厚度与心灵温度的成长体验。

上午9时,诗词鉴赏课拉开帷幕。志愿者们精心挑选了适合孩子们学习的经典诗歌,从诗词的意境、韵律到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跟随着志愿者的引导,一同穿越时空,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志愿者们还教授了简单打油诗的创作方法,鼓励孩子们大胆发挥,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参与讨论,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对诗词的好奇与热爱。

下午14时的石头拓印课则将活动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作为传统技艺与心理团辅的创新结合,石头拓印课以“与石头对话”的正念引导开启。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拓印这一古老技艺的历史与方法,随后,孩子们纷纷拿起工具,在石头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作品。有的孩子描绘出心中的美好家园,有的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景观。在创作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在团体创作环节,孩子们分组完成“四季石拓拼图”,有的小组用拓印的竹纹代表春天,用枫叶纹象征秋日,过程中自然产生“我帮你扶宣纸”“你的墨色更均匀”等互助对话。当各组作品拼贴成完整画卷时,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传统技艺的实践成果,更在协作中体会到信任与支持的力量,一位孩子在分享时表示:“拓印时觉得石头像朋友,和大家一起完成作品更像在玩‘心灵拼图’。”

此次课程通过“文化认知+心理赋能”的双轨设计,让孩子们在吟诵诗词中感知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拓印实践中体验正念减压与团体互动的心理价值。蒲公英队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国学+心理’的融合课程,让孩子们在触摸千年文脉的同时,也能在成长路上收获心灵的滋养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