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颂红色歌谣传薪火,观经典影视育童心
作者:    文/祁诗然 陈敏 图/周梦林 祁诗然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11日 20:28 点击数: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传承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培养团队协作能力。711日,人文学院红星传承·青葵实践小队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喇叭河镇两路文化站推出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课程。

9:00,为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团队设计了红色歌舞的学习课程。歌舞教学板块分为"红歌传唱""红色舞蹈"两个单元。团队选取《我和我的祖国》这一经典曲目,通过教唱、合唱、表演唱等形式开展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团队将革命故事融入舞蹈编排,选取了歌曲《万疆》的片段为音乐,教孩子们学习了一段手势舞蹈。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为孩子们提供了精神坐标。

在现场环境渐入佳境后,开展了红色文化击鼓传花。在现场,二十多名小朋友整齐端坐,随着清脆的鼓点传递着象征革命精神的小红花。当鼓声骤停,手持红花的孩子便站上中心,用稚嫩却嘹亮的声音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经典红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孩子们的歌声里满是纯真与热忱,台下小伙伴们打着节拍轻声和唱。

14:00,为了使孩子们了解红色革命历史,激发起爱国情怀,团队成员开展了红色影视鉴赏活动,选取了《那年那兔那些事》这一红色题材的漫画,采取"观影+讲解+讨论"的模式开展。观影结束后,团队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影片蕴含的革命精神。团队成员还创新设计了"红色剧场"活动,组织孩子们进行情景剧表演,深化学习效果。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孩子们学习到了许多红色文化相关的知识,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实践团队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红色文化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了红色基因,培育了爱国情怀,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