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省瑞
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
u 研究方向
明清文学与文化
u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00年9月—2005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5年9月—2008年7月,新疆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8年9月—2011年6月,四川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
2011年6月—现今,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原文法学院)中文系任教,2014年1月任副教授。
2018年9月—2019年7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
u 科研及社会服务
学术著作:
《清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以通俗文学为中心》,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
学术论文:
1、《论清代小说中的妒悍现象》,第一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收录、核心),2013年第5期。
2、《桐城派与汉宋之争》,独立作者,《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2013年第5期。
3、《嘉道时期桐城派兴盛原因考论》,独立作者,《安徽史学》(CSSCI收录、核心),2012年第5期。
4、《嘉道时期桐城派的传衍特征》,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收录、核心),2012年第4期。
5、《“春凳”与“‘春’凳”——兼与魏启君、孔令彬先生商榷》,独立作者,《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收录),2011年第3期。
6、《<清史稿>管同卒年勘误》,独立作者,《历史档案》(CSSCI收录、核心),2011年第2期。
7、《<红楼梦>中的“通灵宝玉”》,独立作者,《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8、《<戴名世年谱>勘误二则》,独立作者,《历史档案》(CSSCI收录、核心),2010年第4期。
9、《民间世俗宗教的西行朝圣——<西游记>主题新释》,独立作者,《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收录、核心),2010年第3期。
10、《戴名世研究回顾与展望》,独立作者,《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1、《历史背景与诗歌阐释——以年谱、编年诗及本事为例》,独立作者,《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2、《戴名世研究述评》,独立作者,《殷都学刊》,2009年第5期。
13、《冯梦龙矛盾思想及其表征探析》,独立作者,《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4、《一味情仇 两种差异——兼论中希文化对其女性爱恨情仇的影响》,独立作者,《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5、《林黛玉的诗词及其自我意识》,独立作者,《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6、《摄辉煌画面 显初唐风韵——<长安古意>结构艺术浅探》,独立作者,《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S1期。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项目编号:08JJD840200)的子课题《清代儒学的世俗化与民间文化心理》,主持,已结题。
2、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嘉道时期桐城派的学术思想》(项目编号:13SB0201),主持,已结题。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杨钟羲与<雪桥诗话>》(项目编号:12YJCZH307),主研,已结题。
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蒙元畏兀儿内迁文学家族变迁研究——以畏兀儿偰氏、廉氏家族为例》(项目编号:17YJA751031),主研,在研。
u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生《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明清)》《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宋元明清)》等课程。
u 获奖情况
1、2018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奖”一等奖;
2、2017年,荣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3、2016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复天杯”说课比赛一等奖;
4、2013、2016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校级“优秀班主任”;
5、2013、2016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6、2013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
7、2012年,荣获四川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复天杯”讲课比赛一等奖;
8、2011年,荣获四川省第十九届高校新任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优秀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