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巴中历史文化,探寻南龛摩崖造像的当代价值,并从中体会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7月25日,古韵绵长·国学流芳—龛韵微探队赴南龛坡景区开展深度采访。通过对话本地居民、观察游客互动,团队深切感受到南龛文化在本地民众心中的根脉情深,更见证了其吸引四方游客的独特魅力。
上午9时,团队在石窟核心区遇见巴中本地的奶奶,她很乐意接受团队的采访,并骄傲地指着斑驳的石壁说到自己见证的南龛坡这些年来的发展历史。除了老人,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可见南龛坡吸引的是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从老辈到孙辈,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14:30的观景平台人声鼎沸。团队偶遇来自山东的王女士,她指着隋代释迦牟尼造像激动地说:"孩子正在学《中国石窟艺术》,我们特意按课本索引找到这里。"更令人惊喜的是陕西游客,他说从网上查阅到相关资料便来到巴中进行实地考察:"从《舆地纪胜》查到南龛记载,实地看药师经变浮雕比文献更震撼!"据统计,暑期外省游客占比达45%,文化研学成为新趋势。

随后在调研过程中,团队还与景区负责人对景区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度交流。景区负责人透露,今年新增方言讲解服务、拓片体验工坊等互动项目,均源自居民提议。这些项目不仅增加了景区的游玩乐趣,吸引更多游客造访此地,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南龛坡的当代价值。

磐石镌刻千年事,文脉悠悠自生辉。当本地人的文化自觉与游客的深度探寻相遇,沉睡的石窟正焕发新生。要继续搭建"民智+文旅"创新平台,让南龛坡成为连通古今、融合城乡的文化灯塔,让世界领略中华优秀文化的独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