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7月26日,人文学院红星传承·铁道游击队赴丽江古城方国瑜故居开展红色基地调研活动。方国瑜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其故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爱国精神,是传承红色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调研过程中,小队队员在讲解员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红色文化的沉浸式学习。推开故居大门,“爱国爱乡、治学为民” 的匾额高悬正堂,遒劲的字迹里透着沉甸甸的责任。在 “红色足迹” 展区,泛黄的书信手稿整齐陈列,讲解员指着一封 1941 年的家书说:“方先生当时在重庆求学,信里反复叮嘱家人‘守好家园,更要守好文化根脉’,即便身处异乡,也始终牵挂着民族文化传承。
转过展柜,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引人驻足。其中一张是方国瑜先生与各族学者共同整理民族文献的场景,黑白影像里,大家围坐一桌,油灯下的身影专注而坚定。“抗战时期,先生冒着炮火走遍西南边疆,抢救整理了大量濒危的民族史料,他说‘这些是民族的根,丢不得’。” 听到这里,小队队员们不禁轻声感慨:“这就是文人的风骨,也是最动人的红色担当。”

在互动体验区,小队队员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复刻版的《云南史料目录概说》手稿,字里行间满是密密麻麻的批注,抚摸着纸页上的褶皱,仿佛触摸到了那段艰苦却滚烫的岁月。
此次调研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小队队员表示,方国瑜先生以笔为枪、以文报国的人生,让大家读懂了 “平凡劳动里的伟大坚守”。这份跨越时空的红色力量,将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