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小学生对非遗艺术的兴趣与认知,7月20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雅韵承风队”赴河北省衡水市庙镇小学开展了"剪纸承古韵,巧手传匠心"主题课堂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互动教学与实践体验,团队在寓教于乐中播撒文化传承的种子。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以剪纸的历史渊源为引,通过趣味动画和民间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了这项千年技艺的文化内涵。主讲人魏景毅结合《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经典作品,引发孩子们阵阵惊叹。随后,队员们分组示范基础技法,从折纸、画稿到剪刻,耐心指导每一步。孩子们跃跃欲试,在红纸上勾勒出灯笼、窗花等图案,尽管手法稚嫩,但专注的眼神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实践环节中,团队特别设计了“创意自由剪”环节,鼓励孩子们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纹样结合。有的剪出哪吒造型,有的将校园风景融入窗花,创新思维与传统技艺碰撞出火花。活动尾声,队员们还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系列剪纸,以精妙刀工诠释农耕文化,赢得全场掌声。
此次实践不仅让小朋友们体验到动手创作的乐趣,更通过非遗艺术的“活态传承”,深化了他们对文化根脉的认同。队长魏景毅表示:“孩子们的笑脸和创意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接下来,雅韵承风队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播路径,让儿童在动手实践中领会到非遗技艺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