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探千年石窟瑰宝,扬川北文化薪火
作者:    文/杨欢 图/王永康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23日 18:55 点击数:

为深入了解巴蜀文化瑰宝,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保护意识,人文学院职涯启航·助力梦想·回家吧孩子队于722日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中市巴州区南龛石窟,开展了以“探秘石窟艺术,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龛石窟,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艺术价值最高的石窟之一,现存隋唐至宋代造像176龛,2700余尊,是研究古代宗教、艺术、社会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此次实践旨在引导青年学子走出课堂,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思考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之道。

实践当日,队员们怀着敬畏之心踏入南龛山。在专业讲解员的细致导览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保存完好的主要龛窟。大家被规模宏大的“释迦说法龛”、雕刻精美的“毗卢遮那佛龛”、栩栩如生的“观音菩萨像”以及反映唐代世俗生活的供养人像等深深震撼。队员们认真聆听关于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宗教内涵以及历代保护修缮情况的介绍,不时驻足记录、拍照,并就造像技法、颜料运用、风化保护等问题与讲解员和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其次,实践队特别安排了与石窟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环节。队员们了解到石窟面临的风 化、渗水、生物侵蚀等自然威胁,以及人为因素带来的保护压力,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工作的精细与不易。

接着,实践队在参观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队员们协助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文明参观引导、环境卫生维护、向游客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呼吁公众共同爱护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实践队圆满完成在南龛石窟的各项学习与实践任务。队员们表示,将把这份文化滋养转化为前进动力,积极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实践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