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身心共育润童心 文化浸润筑新梦
作者:    文/张羽萱 陈敏 图/安丽 陶梦思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13日 16:17 点击数:

7月9日,由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时光筑梦团队承办的“文润新乡阳光营”社会实践活动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顺利开展。

活动以“身心共育、知趣并行”为核心设计理念,构建了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上午的课程侧重身心协同发展,通过分层设计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情绪心理课上,志愿者借助“情绪卡片”“情景剧场”等课程活动,引导孩子们识别喜、怒、哀、乐等基本情绪,通过“放轻松训练法”等实用技巧教学,帮助孩子们掌握简单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期间开展的“情绪大作战”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实践情绪调节技能,逐步建立“情绪可控、适度表达”的认知。

手工折纸课则以“趣味青蛙”为制作主题,志愿者通过示范讲解、分步指导,引导孩子们完成剪裁、折叠、塑形等操作,在锻炼动手能力与空间想象力的同时,借助作品展示环节培养成就感与表达力。

上午课程以体育课收尾,团队设计了“健美操”“抢板凳”等运动项目,在欢快的节奏中提升孩子们肢体协调性,通过团队竞赛强化协作意识,让运动锻炼与团队精神培养同步推进。

14:30课程转向“文化浸润与认知拓展”,注重价值观塑造与视野拓展。科普课堂以“一粒种子的旅程”为主线,通过袁隆平院士在田间科研的影像资料、杂交水稻培育时间轴图示,系统介绍了袁隆平院士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卓越贡献,引导小朋友形成尊重劳动、珍惜粮食的意识。

随后的多元民族文化分享课采用“实物展示+沉浸体验”模式,借助藏族服装和彝族服饰照片,配合特色民俗节日视频,讲解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在“民族大冒险”游戏中,让孩子们在分组拼接民族文化元素卡片的过程中,理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与交融性,潜移默化中厚植民族团结意识。

         此次“文润新乡阳光营”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乡村孩子们成长需求,将心理健康、实践能力、文化认知等素养培养有机融合,为乡村孩子们提供了优质课外教育资源。活动既通过实用技能教学提升孩子们综合素质,又有效助力乡村孩子们全面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