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舞步传承千年艺,童心拥抱民族魂
作者:    文/王韵惜 陈敏 图/徐秋文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7月12日 14:47 点击数:

为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彝族达体舞,让小朋友感受到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7月11日9:00,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秋语欣飞队”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仁义镇老场文化站内开展了一场舞蹈课。

在小队队员徐秋文的引导下,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富有彝族特色的芦笙与月琴声响起,徐秋文率先迈出轻快的舞步,踢腿、转身、摆臂,动作舒展洒脱,将达体舞特有的热情与豪迈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彝族人民庆祝丰收时跳的舞蹈,每个动作都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哦!”她一边示范,一边向孩子们讲述舞蹈背后的文化故事。

课堂上,徐秋文将复杂的传统动作拆解为“托云手”“踏山步”等童趣化名称,逐一拆解教学。队员龙海丹和刘宗涵则在圈边为动作生疏的孩子调整手势角度,并用手机录制视频,回放时逐帧指出需要改进的细节。站点老师也加入其中,与孩子们一起载歌载舞。孩子们很快进入状态,原本羞涩的小脸上渐渐绽放出自信的笑容。随着音乐渐强,孩子们的舞步从生涩走向协调,圆圈如花朵般开合旋转。

“达体舞不仅是舞蹈,更是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徐秋文表示。这样的互动教学让古老的非遗艺术变得可感可及,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未来,小队将通过更多这样的课堂,能让孩子们在舞动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让非遗传承在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