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探文物文脉,拓就业新途
作者:    文/严琴 陈敏 图/肖骊潼 王雨春 发布于:2025年07月06日 21:46 点击数:

为推动专业学习与就业探索深度融合,以文物为载体探寻历史脉络,实现文化传承与职业发展相互促进,7月2日,人文学院“职涯启航·职在必得”小队走进雅安市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

7月2日9:30,小队成员抵达博物馆开启参观之旅。展厅内,蓝釉瓶独特的釉色与螭龙造型,绿釉陶俑惟妙惟肖的神态及衣纹,都承载着古代工艺特色与生活印记。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不仅从文学视角解码文物铭文、探究造型寓意,更积极思考文化传播、文博讲解等就业方向的发展可能。他们凭借专业的文字感知力与文化解读力,尝试模拟撰写文博讲解词,将厚重的历史故事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语言,着力锻炼文化传播岗位所需的内容创作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发挥文字专长,深入探讨文物背后文化符号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关联。小队成员们分析陶俑服饰所蕴含的礼仪文化,由此联想文化IP开发;解读器物铭文风格,思考文化宣传文案创作思路。大家一同从文物中挖掘就业灵感,努力让专业知识成为叩开文化创意、文博教育等领域大门的钥匙,为未来投身文化传承、文旅融合等行业积累宝贵的实践认知。

此次博物馆之行,是人文学院实践育人与就业指导工作的生动缩影。“职涯启航·职在必得”小队成员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明晰了专业知识向就业能力转化的路径。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更为其职业发展锚定了文化传播、文博服务等方向。未来,小队成员有望在文化传承与就业探索的双向奔赴中释放更强发展动能,以文化为笔,书写职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