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访梓潼两弹遗迹,探红色传承新路
作者:    文/曾超海 陈敏 图/卢佳 任春宇 审稿:陈俊霖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于:2025年02月24日 22:17 点击数:

2月21日至23日,水韵砂兴实践小队赴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景区开展实地调研,以“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通过深度走访、访谈与观察,系统探究我国核工业历史脉络、科学家精神传承现状及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

21日14:00,小队成员踏入两弹城景区,先后参观两弹城博物馆、航天科技馆及院部机关旧址等10余处参观点。泛黄的手稿、斑驳的实验仪器与全息投影技术交织,生动再现了“两弹元勋”们“献青春、隐功名”的峥嵘岁月。在“邓稼先旧居”前,队员们驻足凝视院坝中矗立的雕像,深切缅怀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国栋梁。这些用生命托举国家尊严的科学家,是年轻一代真正的偶像。两弹城作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长期以来一直是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景区数据显示,2023年暑假期间,景区平均每天接待7至8个学生团队,每天接待游客量在300人左右。

22日9:00,小队深入毗邻景区的长卿村开展田野调查。村干部蒲先生介绍,景区开发为村民提供保安、保洁、厨师等就业岗位170余个;通过“景区+合作社”模式,村集体种植的耙耙柑使得村民实现增收。但调研也揭示隐忧:部分河道存在塑料污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亟待扩容。值得欣慰的是,当地已逐步启动环境提升工程,将逐步完成生态修复与公共服务升级。

23日16:00,队员们踏上归程。三天的调研中,小队累计记录采访10份,拍摄素材200余分钟,整理出《赓续“两弹一星”精神,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一份。“最震撼的不是展品,而是那些沉默的档案背后滚烫的信仰。”一位队员在调研手记中写道。

此次实践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两弹一星”精神内核的理解,更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来自田野的观察视角。未来,小队将以调研成果为依托,进一步探索转化红色精神资源的新方法、新途径,让沉默的历史开口说话,让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