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2月7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古韵遗风践履团”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不琢手作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非遗金箔画和非遗螺钿的独特魅力。
不琢手作馆秉承着“匠心传承,非遗新生”的理念,致力于传承和推广包括金箔画、螺钿、刺绣等各种非遗项目,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
活动开始时,手作馆的传承人为小队成员详细讲解了金箔画和螺钿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金箔画,是以金箔为主要材料,通过捶打、粘贴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传统美术作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代。而螺钿则是将贝壳打磨成薄片,镶嵌在器物表面,形成精美图案的传统装饰工艺,同样拥有悠久的历史。
在的指导下,小队成员亲自动手体验金箔画和螺钿的制作过程。在金箔画体验中,小队成员小心翼翼地用竹镊子夹起薄薄的金箔,轻轻覆盖在画稿上,再用毛笔进行细致的勾勒,一幅金光闪闪的金箔画逐渐呈现。在螺钿体验环节中,同学们化身“能工巧匠”,将五颜六色的贝壳片精心拼贴,创作出独一无二的螺钿作品。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非遗知识,还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活动结束时,小队成员兴奋地说道。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小队成员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技艺的精妙,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用实际行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