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萨奇实践小队前往四川省乐山第一中学校成功开展了一场以“国学经典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讲解壁画、帛画、草书、楷书、行书等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
首先,小队成员从壁画的历史背景入手,详细介绍了壁画在中国古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展示敦煌壁画等经典作品,宣讲人从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讲解,强调了壁画在记录历史、传承文化中的独特作用。随后,宣讲人介绍了帛画的艺术特点。帛画作为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宣讲人通过展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讲解了帛画的制作工艺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象征意义。
接下来,宣讲人从草书、楷书、行书三种书法形式展开讲解。草书的自由奔放、楷书的端庄严谨、行书的流畅自然,宣讲人通过对比不同书体的特点,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宣讲人还特别提到,书法不仅是文字的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象征,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和练习书法,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宣讲过程中,听众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展示壁画和书法作品时,现场气氛热烈。许多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宣讲,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次“古韵绵长,国学流芳”社会实践宣讲活动圆满结束,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人文学院的文化传承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播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