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雪落无声,记忆有声
作者:    作者:文/杨鑫茹 陈敏 图/杨鑫茹 郑可 詹颖娜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1月22日 15:26 点击数:

1月20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彝”见新叶小队在四川省雅安市兴业乡文化站为期五天的支教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9:00,结营仪式准时开始。主讲人郑可播放了由车昊泽精心剪辑的“‘彝’见新叶,遇见兴业”支教视频。视频中,一帧帧画面记录着支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课堂上的认真授课,到课间的欢乐嬉戏,每一个瞬间都承载着队员们的付出与孩子们的成长。在场师生共同沉浸在这段珍贵的回忆里,重温着此次意义非凡的支教之旅。

在老师告别总结环节,队长郑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深入阐述了此次支教活动对于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同时,她也对同学们表达了美好的祝愿与殷切的期待,希望孩子们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追逐自己的梦想。随后,队员们依次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他们谈及与孩子们相处过程中的感动瞬间,那些因一个简单的笑容、一句真诚的问候而触动内心的时刻。接下来由心理老师杨鑫茹揭晓了“天使游戏”的秘密。在支教期间,这个游戏悄然在孩子们中间展开,大家在默默关心他人的过程中,传递着温暖与善意。杨鑫茹老师阐明了开展这个游戏的目的,旨在培养孩子们关爱他人的意识,让他们在给予与接受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随后在音乐老师带领大家唱响《你从未离去》。歌声悠扬,充满情感与力量,在文化站里回荡。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师生间的深厚情谊,也传递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之后,在队长郑可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自己的手工作品一一陈列展示。这些作品各具特色,凝聚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为文化站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艺术色彩。

接着,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创作了一幅手绘画卷。大家围在一起,手持画笔,认真地描绘着心中的美好。画卷上,有绚丽的色彩、可爱的图案,更有师生们共同留下的签名与印记,它象征着这段特殊时光里建立起的深厚情感与珍贵回忆。

    最后,心理老师杨鑫茹为每位学生送上了装有老师亲笔回信的“烦恼盒子”。这些信件是老师们对孩子们内心困惑的耐心解答与真诚引导。学生们收到信件后,认真地阅读着每一个字,他们的眼神中时而流露出感动,时而透露出思索,这一刻,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被进一步拉近。

    在这五天里,“彝”见新叶小队的队员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与默契。虽然支教活动已经结束,但那些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明亮。雪落无声,记忆有声,这段经历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也在队员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