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传承彝海结盟精神,凝聚时代团结伟力
作者:    文/罗国聪 陈敏 图/刘承玉 审稿:陈俊霖 来源:人文学院 发布于:2025年02月05日 13:54 点击数:

详细了解“彝海结盟”的历史过程,领悟“彝海结盟”的深刻情谊,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火种2月3日,人文学院红星传承·一帆风顺实践团队抵达冕宁县“彝海结盟”纪念馆,成功开展了实践活动。

纪念馆被分为五个部分,五个部分共同向参观者们展示了彝海结盟这段光辉历史。讲解员为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彝海结盟背后的过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对纪念馆的五个部分依次进行了参观。队员们首先对一幅画面印象深刻,该画面是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通过讲解员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红军长征中刘伯承同志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彝海结盟”正是这句话背后的典型例子。彝海结盟后,红军在凉山州留下了许多红色火种,一部分彝族人民加入红军,成为红军后续长征路上的中坚力量。

纪念馆中列了大量珍贵文物。据悉现有藏品103件/套、珍贵文物22件/套。展厅主要展示的文物除红军外出证章红军旗杆头外,还有当时送给老百姓的糖果盒、银元等。另外在展厅里还展出了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小叶丹歃血结盟后,刘伯承授予小叶丹的“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通过影视和图片资料,小队成员领悟到了“彝海结盟”的深刻情谊。

最后,讲解员提到纪念馆的创新之处在于历史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在纪念馆内,小队队员不仅直观感受了小叶丹和刘伯承歃血为盟的场景,同时也对冕宁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快速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参观“彝海结盟”纪念馆,队员们重新领悟了“彝海结盟”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是红军长征途中的重大胜利,更是彝族与汉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象征。展望未来,小队将继续发扬民族精神,团结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