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社会实践>>正文
潮汕红果制作实践,探寻饮食文化密码
作者:    作者:文/国溪芮 陈敏 李涓玫 图/王雪琳 审稿:陈俊霖 发布于:2025年02月06日 17:43 点击数:

2月3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汕汕来吃队再次踏上广东省潮州市的土地,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潮汕饮食文化探寻之旅。此次之行,队员们将目光聚焦于潮汕传统美食——红果,通过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亲手制作体验,进一步领略潮汕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活动伊始,队员们怀着崇敬与好奇之心,对当地居民罗女士进行了采访。罗女士耐心地为队员们讲述了红果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她介绍道“红果的起源与祭祀祖先的传统习俗相关。过去物资匮乏,人们用常见食材制作红果供奉祖先,表达敬意,久而久之就成了特色美食。”罗女士还为队员们细致地讲解了不同节日中红果所呈现出的差异。在春节这样的重要时刻,红果的制作尤为精细,形状上讲究对称与和谐,寓意着家人团圆与幸福美满;而在普通的祭祀日子里,红果的制作虽相对简约,却同样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与美好的祈愿,寄托着人们对先人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盼。

采访结束后,在罗女士带领下,小队成员购买了制作红果的生粉、油、猪肉、香菇等原材料随后,罗女士便亲为队员们讲解制作步骤。首先将生粉与水混合炒熟做外皮,注意把控火候和比例,确保外皮软糯有韧性;再把猪肉、香菇、蒸熟的糯米大米饭小芹菜混合翻炒制作内馅。在初次动手尝试包制和压型红果时,员们还略显生疏,但在罗女士的悉心指导下,他们都逐步掌握了技巧,成功制作出一个个精致漂亮的红果。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红果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承载着潮汕地区传统习俗与美好寓意的文化符号。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小队成员不仅成功学会了红果的制作技艺,更深刻领悟到了潮汕饮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底蕴与独特魅力。古韵绵长,国学流芳·汕汕来吃队将继续肩负起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让这一份份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