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人文学院古韵绵长,国学流芳·“彝”见新叶支教小队迎来第三天支教活动。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实践团队开设了配音、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课程以及自然观察活动。
9:00,实践团队成员陈红带领小朋友们开展了配音课程。陈红首先询问大家看过哪些动画片,小朋友们纷纷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画角色,有许多角色与队员准备的动画片段相吻合。接着,成员逐个播放了动画片段,让孩子们模仿配音,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生动再现角色,学会了合作与表达,提升了勇气和自信。
10:00,小队成员刘芯苗开始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她结合理论、音频和实践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剪纸和纸鸢。孩子们专心听讲,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种下。刘芯苗还为孩子们分发了剪纸工具,让他们亲手制作剪纸。这不仅让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对他们新年的美好祝福。
心理健康课上,杨鑫茹引导孩子们探索自我。每个孩子得到一张纸,并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面画自画像,写下自己的优缺点;另一面则画“快乐能量瓶”,分享能让自己感受到快乐的事物。通过这种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正视自己与取长补短,增强了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爱。
14:00,孩子们陆续来到文化站,小队成员开始辅导作业。随后,朱芸睿开始了自然观察课程。课程分为理论讲解和实践观察两部分。小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了草莓、蓝莓等水果的生长周期及挑选方法,并准备了一种不常见的水果——蜘蛛果,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孩子们通过看、闻、触、尝四步仔细感知水果,分享观察心得,增强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兴趣。
通过本次活动,小朋友们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也学会了勇敢展现自己。经过三天的学习与相处,孩子们与实践队员逐渐熟悉,课间一起聊天嬉戏,课时共同探索知识,爱与温暖在彼此的心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