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对乡村振兴有更充分的认识,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乡蔚”团队于7月28日开展了线上会议,团队成员交流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
来自于6个不同的地方7名队员已经开始了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每个人对此次乡村振兴调研之旅都有不同的感触。部分实践队员分享了与干部的谈话和交流,如苏山坪党支部书记徐加林表示:“乡村振兴不光是面上的事,也不止是壮大老百姓的收入,关键还是一个思想的转变。政府的规划、帮助,只是一个大的方向,最终还是在于老百姓的素质问题。所以我们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是老百姓的一个思想的转变。让他要跟着时代一起走,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有目标,才有方向。一个乡村的发展方向,往往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良好规划,政府在前面当好引路人,让乡村振兴有实现的可能。 实践队员也分享了一些与当地村民的交流。冉义镇困难农户吴群芳感叹道:“现在乡村发展的很好非常好,社会好,政策好,党好。”乡村居民基本对目前乡村发展态势感觉良好,旅游。种植,养殖各种特色产业在乡村发展情况良好,老百姓的钱包日渐鼓了起来。有了经济才有更好的发展,乡村的文化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乡村已经建设了广场,村民可以跳广场舞,有时会有一些文艺演出,乡村建设一篇歌舞升平的好气象。
待2050年乡村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将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将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将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乡村将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将全面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