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寻找高峰镇新农村脱贫的秘密
作者:    文/蒋启松 胡桥鑫 邱扬 王力弘 图/彭钰灏 发布于:2020年08月04日 13:10 点击数:


   7月19日上午,脱贫攻坚调研组成员来到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高峰镇,对本次调查的目的地新农村进行调研。

    新农村分为九个社,共计2600多人。其中精准扶贫总户数137,总人口444,因病致贫有93人,其他因教育、地理等致贫有351人,全村外出打工有2146人,在家务农或是上学有446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新农村是重点扶贫对象。

    通过走访当地政府,调研团了解到一些政府扶贫目标及措施,总的来说就是“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一住房保障,对非扶贫对象国家提供建房补助,对五保户对象则是由国家出资建造房屋提供住所。二教育保障,新农村里建设了完整的小学校园,在校老师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生到三年级后有机会送往镇上学习,学校每天早上会发放鸡蛋牛奶以保障学生的营养,老师还会组织体育锻炼和踏青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三医疗保障,新农村的居民都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贫苦户由国家统一买断并且享受”十免四补助政策“以及”两保三救助三基金“政策,一些门诊免费辅助检查项目,门诊慢病特殊医疗疾病扶助等等;非扶贫对象则需要每年缴纳250元的医疗保险。当地政府除提供制度保障之外,还积极引导村民贯彻精准扶贫原则,不仅结合特色产业助脱贫:当地扶贫办建设花椒基地吸引外商投资,当地村民将土地出租给投资商承包从中获得占有股份分红,同时花椒基地也带来不少的就业机会。同时还会注重基层建设:健全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的关爱体系加强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破除发展瓶颈制约,加快交通,水利,电力建设,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加快危房改造和人们居住条件的整治等。 

    据脱贫攻坚团成员初步调查数据显示,高峰镇现有贫困人口444人,约占总人口的14%;其中因病致贫93人,约占贫困人口的21%;因教育断层,地缘封闭等致贫共计351人,约占贫困人口的79%。在小组成员进一步深入高峰镇调查时发现,该镇的贫困问题十分严峻。在这个总人口仅有2600多人的小镇,外出务工的人数竟高达2146人,因此造成的劳动力缺失、土地荒废、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关怀等问题给当地政府开展脱贫工作遭成了极大困扰。脱贫攻坚团成员从扶贫工作人员处了解到,该镇的贫困问题也团队分析得出的问题结论相差无几,贫困出现并集中于三点:一是贫困家庭成员出现严重病患,仅靠生产农作物无法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家庭的支出强制性地压迫家庭成员中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同时遭成了劳动力缺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经济问题,形成恶性闭环。二是留守儿童教育形成的继承式贫困。三是缺乏住房等基础设施形成的断崖式贫困。

    团队对上诉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探讨出现并长期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脱贫攻坚团成员在当地卫生院宣传栏家庭医生一栏上发现签约在职家庭医生仅有5人,仅凭当地已有的医疗力量去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仍有待提高。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当地缺少教育基础设施,因教育致贫的例子并不少见,由于缺乏教育,缺少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无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指导实践的方法论,这也是“扶贫先扶知”的根本所在,杜绝继承式贫困。脱贫攻坚团成员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峰镇正谱写着脱贫攻坚的实干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