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学院在一教316教室召开学生党员会议,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网络微课进行,包括总纲、党员、党的组织制度、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检察机关、党组、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党徽党旗等10个方面。学院党委副书记侯莉、党委办公室全体辅导员和非毕业年级学生党员参加学习会。学习会的召开标志着学院“三融合三促进”学生党建工作模式进入实践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时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颁布出台为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学院探索启动“三融合三促进”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立足于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学生党组织,在以党风带团风正班风促学风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与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相融合,以学习提能力,
促进学习型党组织规范运行
针对现有的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一定程度上存在生活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效果不够明显的问题和部分学生党员思想存在“入党之前拼命干,入党之后松一半”的现象,通过制定完善《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评优奖励制度》、《人文学院党员发展手册》等,用制度规范学习形式,明确学习要求;通过开展党员主题集中学习会、月月谈分享交流、党的基本知识竞赛等,创建网上党建园地、开办党员学习室,利用“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加强信息推送,促进支部学习的常态化和规范化;通过开展“十佳学生党员”、“最佳党日活动”评选表彰,通过定期考核,表彰先进,选塑学生党员中的优秀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态势。
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相融合,以服务聚民心,
促进服务型党组织落地生根
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要引导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组织带动和榜样示范作用,将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相结合,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其他学生,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引领校园风尚。
通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践行庄严承诺”主题活动。强化党员信仰,接牢记党员身份,受党性洗礼,增强党性意识。要求党员谈感受、写体会,将身份意识和党员要求化作关心身边同学的实际行动。通过实施“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开展“党员寝室挂牌”和“亮身份、做表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党团支部‘1+1’结对帮扶计划”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与学生实践锻炼工作相融合,以创新迎挑战,
促进创新性党组织蓬勃发展
学院的四个学科专业均属于社会科学类,学院立足于学科专业的实际,着力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通识教育、专业主体课程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的全过程,提升创新创业培养的针对性,增强专业教育实践性,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鼓励和推动学生党员率先参与到创新创业的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平台和载体作用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要求和鼓励各党员支部结合党员思想和学习实际,积极参与社会调查、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实践能力。通过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创立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岗位实习、创业实践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院创新创业俱乐部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业分享会等营造氛围,开阔视野,激发积极性,培养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学院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学院希望通过以上探索和实践,力争让广大学生党员成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先行者,带头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的践行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朋辈帮扶、互助友爱的争先者,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的探索者,为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助力护航。在此过程中让广大学生党员得锻炼、增知识、长才干,与广大学生群体形成有效、良性互动,奠定学生党员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