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为了更好地了解川内皮影与川外皮影的区别,人文学院“皮影人生”团队一行8人,来到世界上皮影收藏数量最多的一家博物馆——成都博物馆五楼的皮影专题展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皮影调研。
展区由两个厅构成:一厅主要展示各地皮影的造型艺术、历史沿革与制作流程。据了解,皮影主要由牛皮和驴皮制成,其制作有许多工艺技巧,整个流程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和合成8个阶段;二厅主要展示皮影戏表演。表演对表演技艺有很高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配乐,兼顾旁白和唱腔。此间最具有代表性的要属陕北皮影戏,其色彩之艳丽,雕刻之精细,唱腔之高亢均令人见之难忘。
皮影戏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清代,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过上千年的演绎与传承,皮影艺术形成了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等多种艺术流派,并留下了各类造型风格迥异的影偶。这些影偶精美绝伦,内涵丰富,具有及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然而由于现代影视艺术冲击,观众和演出市场日益减少,皮影戏面临消亡危险,“唤起大家对皮影的关注与保护”也是“皮影人生”团队调研的目的之一。
据悉,此次团队调研将前往三个地点,成都博物馆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