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1点,由国际交流合作处与人文学院志工部联合举办的人文学院2017留学生交流会在老区素质文化中心拉开帷幕。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夏新蓉,人文学院团委副书记曹小娇,国际交流合作处老师周筝筝、杨启笛、慕容倜倜出席了本次交流会。
夏新蓉首先对本次交流会进行了致辞。她用英文表达了对留学生的欢迎,希望留学生能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更好地融入到四川农业大学这个集体中来。
交流会上,人文学院志工部的同学们为漂洋过海来到我校的留学生精心策划了节目表演。活动伊始,人文学院2017小班才艺大赛的优胜者便为现场观众献上了精彩绝伦的演出。文化201702的同学带来了《蜡像馆复活夜》。惊喜复活的“蜡像”们将古典舞、现代舞、B-BOX结合起来,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文化201701的同学们则将《白桦林》中的凄美爱情故事以歌舞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令人动容。最具中国文化特点的就是由汉语言201702的同学们带来的节目《梧桐听雨声,翰墨归来时》。汉语言的同学们通过原创诗朗诵将四川农业大学的梧桐同中国传统书法、国画、剪纸等结合起来,凸显了人文学院浓厚的文化底蕴,为留学生们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留学生们也不甘落后,争先为观众们献上精彩的表演。尤其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们,用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姿和鼓点,将观众们带向了热情的非洲大陆,赢得了阵阵掌声。
之后,由志愿者带领留学生进行了紧张刺激的数字炸弹游戏,留学生与同学们都积极参与,现场笑声不断。接着志愿者们现场教学,帮助留学生们一同编织中国结。来自缅甸的留学生说:“这个活动非常有趣且完美。尤其是这些中国朋友们,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结是中华文化的典型象征,留学生们纷纷表示会好好珍惜收藏此次活动中自己亲手编织而成的中国结。
活动进行到高潮部分,进行了国际美食节的颁奖仪式。国际交流合作处在10月30日成功举办了2017年国际文化美食节,共有来自十个不同国家的多位留学生参与其中。根据投票结果,国合处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由巴基斯坦的同学获得,二等奖则颁发给印度、加纳的同学。来自埃塞俄比亚、刚果、缅甸、尼泊尔、南苏丹、孟加拉国、意大利的同学们获得了三等奖。
“我觉得这次活动很有意思,”来自泰国的留学生王娟娟说,“我不仅看到了小班才艺大赛的优秀节目,还学习了如何编织中国结,收获颇多。活动中途的游戏也很有趣。更重要的是,我在这次交流会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近年来,我校留学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大批留学生选择我校深造。这也响应了十九大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的号召,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贡献了力量。同时大量留学生的加入也促进了中外文化友好交流,构建了友谊长存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