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哈尼族神话传承现状,四川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探忆·筑梦小分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开展社会调研。
7月4日9:30,在绿春县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四川农业大学与绿春县民族文化交流会顺利召开。绿春县民宗局相关领导、哈尼族神话研究学者卢保和以及四川农业大学探忆·筑梦小分队参加会议。
团队成员陈思吉向参会人员表达衷心感谢。随后,团队成员就“哈尼族神话传承现状”“神话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等问题与学者卢保和展开交流。学者卢保和表示,“哈尼族神话多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具有版本多、流传地域广和涵盖人口多这三大特征,《哈尼阿培聪坡坡》作为哈尼族的迁徙史诗,是地方史、民族史,对哈尼族神话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地方研究力度和政府保护力度,有利于传统民俗节日的创新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推绿春县形成文旅融合新局面。
通过本次交流会,探忆·筑梦小分队成员从哈尼族神话内容、流传形式、传承意义等方面绿春县哈尼族神话有了深入的了解,对于“神话赋能乡村振兴”等问题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为后续调研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川农学子聚焦文化振兴,结合专业所长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助推文化繁荣与民族团结。据悉,探忆·筑梦小分队将进一步对绿春县展开针对性调研,以期为哈尼族神话传承贡献青年力量。